
克拉克森在7月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球新船订单量共计1234万CGT。其中,韩国船企接单量为115艘、496万CGT,占全球总订单量的40%,夺得全球第一宝座。其中,液化天然气(LNG)船订单尤为抢眼。
进入2018年后,LNG船市场需求量大增,韩国造船业也迎来的低迷多年后的爆发式增长。就在上周,现代重工再获近20亿美元最多10艘大型LNG订单。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全球所有的大型LNG船订单仍被韩国三大船企包揽,不包括此次订单,已经确认的订单总计23艘,其中大宇造船12艘、现代重工集团6艘、三星重工5艘。订单数量远高于2017年的12艘。在LNG船这一技术水平最高的船型市场,韩国造船业可谓一枝独秀。
然而,随着作为高附加值船舶的LNG船接单竞争日益激烈,为克拉克森在7月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球新船订单量共计1234万CGT。了争夺“世界第一”,韩国两大造船巨头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在技术竞争中陷入僵局。
据悉,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正在因LNG船技术能力问题引发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可以100%再液化蒸发气体的LNG船建造技术。大宇造船宣称自己是全球第一家成功交付配备完全再液化技术LNG船的船厂,然而,现代重工却反驳称其已经将这一水平的技术投入商用。
6月19日,大宇造船宣布交付了一艘配备完全再液化系统(FRS)的LNG船,为吸引更多配备此类高端系统的船舶订单铺平道路。大宇造船在公告中称,对于大宇造船而言,这艘LNG船的交付是一个重大里程碑。这意味着,目前大宇造船的技术可以建造配备局部再液化系统(PRS)以及完全再液化系统的LNG船。
大宇造船解释称,完全再液化系统能够使所有在运输过程中因气化而消失的LNG全部恢复到液态,因此LNG损失率几乎为零;此次交付的这艘LNG船运力为173000立方米,凭借完全再液化系统可以帮助船东每年节省80亿韩元(约合715万美元)的运营成本。
不过,大宇造船的公告遭到了现代重工的质疑。现代重工指出,2016年,现代重工已经向挪威公司Knutsen交付了一艘176000立方米LNG船,配备了“利用单一制冷剂的完全再液化系统”。当时,大宇造船还在使用部分再液化系统(PRS),因而现代重工的技术领先了大宇造船两年,创造了“世界第一”的纪录。
今年2月,现代重工还构建了一套利用混合制冷剂的完全再液化系统示范设备。现代重工的消息人士称,单一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技术均能使LNG蒸发率(BOR)降至仅0.017%,在全球范围内公认为100%再液化技术,特别是在使用混合制冷剂技术情况下,最大能够提高40%的能效。
由于大宇造船并未明确提及完全再液化系统的蒸发率数值,因而在现代重工方面,一些人质疑大宇造船的完全再液化系统实际上可能只是部分再液化系统的改良品。对此,大宇造船指出,其完全再液化系统不使用制冷剂、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和电力消耗,在船东之中很受欢迎。
有分析称,LNG船作为国际上公认的技术水平最高、难度最大、附加值最高的船舶,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船厂具备建造能力,以韩国船厂为主。韩国船厂之所以能够完全垄断LNG船市场,主要还是由于其建造经验更加丰富。韩国造船厂在LNG船建造方面掌握了大量的核心专利技术,使得成本大大降低。
业内人士认为,由韩国船企主导的LNG船技术能力竞争将日益激化。另外,中国船企所具有的价格竞争力也给韩国带来了很大挑战,受此影响,韩国船企只能继续激烈的技术竞争。LNG船的高价格也使得韩国船企无法放弃这一船型。在超大型船舶中,170000立方米级LNG船造价约为1.8亿美元,而300000载重吨级VLCC的造价仅为9000万美元,20000TEU级集装箱船造价则约为1.4亿美元。